日前,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通告的发布,网络上开始流传多个版本的“囤药清单”“新冠吃药顺序图”,“感冒类药品销售量大幅上涨”“许多药店买不到连花清瘟”等话题也逐渐引发热议。
不少市民关心,真的需要“囤药”吗?怎么备药才更科学?如何用药才更合理?
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、主任医师楼莲青表示:除疫情影响外,冬季还要警惕流感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,家里可适当储备一些日常用药,但没必要大规模囤药。
“囤”不可取,“备”是必要的
做好自我防护才是最大的“安全感”
“不要随意根据网上信息不加分辨自行吃药,以免耽误治疗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,比如增加肝脏等器官的负担,甚至出现肝损等等。”楼莲青表示,新冠常见的症状比较多,每个人的临床分型、表现也都不同,因此用药需要对症,而不是网传版本的按顺序服用,大家不要盲目服药。另一方面,即使是普通的头疼脑热,也都需要对症下药,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科学合理按需用药。
比起“囤药”带来的所谓“安全感”,楼莲青认为,做好自我防护更为重要。“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要加强个人防护,养成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聚集的良好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、适当的运动和营养均衡的饮食,增强自身免疫力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”
同时,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措施,符合条件但未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的市民,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,60岁以上老年群体更应主动接种,以获得更好的保护。
在此,楼莲青也提醒,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病毒高发季节,家里可以适当储备一些简单常见药物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呼吸不畅、腹泻、流涕等症状,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,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!

按需储备、按需购买
这些日常用药可以适当储备
随着退热药、止咳药、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物等“四类”药品购买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,那么,市民无需抢购、无需“囤药”,可根据实际需求再前往购买。
另一方面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,不少家庭都会在家中准备小药箱,以备不时之需。药剂科副主任、副主任药师喻苏芳表示,药物都有各自的有效期、使用期限,存储也有一定的要求,如存储不当、使用不当,反而会影响健康。
储备日常用药应该根据家庭成员构成和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考虑,如果家中有患慢性病的老人或儿童,要准备他们需要的常用药物,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:
器具类、耗材类;体温计、血压计,纱布、创可贴、碘伏、酒精等;
儿童类:退烧药、止咳糖浆、感冒药、抗过敏药物等;
成人类:感冒药、胃肠道药物、抗过敏药物等。
在此,喻苏芳特别提醒,儿童用药需要更加谨慎,尤其要当心药物对儿童可能造成的伤害,例如损害儿童的肝肾功能、引起药物过敏等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;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,务必要遵医嘱正规服药。
此外,有关家庭小药箱,一定要关注药品的贮藏要求,用药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等,如有相关用药疑问,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。同时,原则上三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,及时处理掉变质、过期药品。

普通人群、重点人群、儿童分型预防
中心医院推出新冠预防茶饮方
药剂科副主任、主任中药师叶英响表示:面对新一轮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,根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《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指导,中心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新冠肺炎中的独特作用和特色优势,并结合义乌地区时令变化、地域、气候等特点,特别制定了针对普通人群、儿童和重点人群的预防方。
新冠预防(普通方):黄芪10g、金银花6g、连翘10g、白术(麸炒)10g、藿香10g、防风(野生)10g、甘草(炙)5g
新冠预防(重点人群方):金银花10g、连翘15g、黄芪15g、苍术(麸炒、米泔制)10g、防风(野生)6g、藿香15g、芦根15g、大青叶10g、黄芩10g、白术(麸炒)10g、陈皮6g、生甘草5g、
新冠预防(儿童方):黄芪9g、白术(麸炒)6g、金银花5g、防风(野生)6g、芦根6g、藿香4g、太子参6g、连翘5g、薄荷3g、生甘草3g、大枣2g
新冠预防(茶饮方):黄芪10g、白术(生)6g、芦根6g、藿香3g、荷叶5g、薄荷2g、甘草3g
叶英响表示,以上四个处方均为水煎服,每日一剂,一日两次口服,市民个人购买可按一般门诊流程开药,企业或集体如需购买请联系中药房(85209560)进行预约,可选择自煎或代煎。

